周口网讯:7月26日,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,沈丘县白集镇田营行政村支部书记王国辉,被中共中央组织部、退役军人事务部、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联合表彰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。
这个曾被许多人称为“傻子”的王国辉,此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,心酸的往事历历在目。
返乡叩开致富门
今年40岁的王国辉,是沈丘县白集镇田营行政村人,1996年12月参军入伍,2012年12月退役。退役后,王国辉与战友在武汉市成立“武汉三和源食品有限公司”,面向部队和各大院校进行果蔬配送。
正当他决心放手大干一番时,2015年的一趟家乡行,让他彻底改变了初衷。
在沈丘退伍服务中心,他看到了《再铸荣光》一书,书中诸多退伍军人创业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他。
于是,他不顾在武汉的妻子、儿子和年事已高父亲的反对,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田营村。
白集镇田营村辖田营、胡庙等4个自然村,3100口人,3000亩耕地,属国家级贫困村,其中建档立卡户143户。当时村里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:“村头到村尾,闲人一大堆。抓钱无门路,低保都乱追”。
2015年,在沈丘县退伍军人服务中心的帮助指导下,王国辉投资500万元,成立了“沈丘森润种植有限公司”,流转土地315亩,其中建立无公害大棚蔬菜100亩,吸纳贫困户80户300人。
与科研部门、大专院校等结为合作伙伴,培养了农民技术员30名,销售员50名,后勤管理人员20名,提供就业岗位500个。当年贫困口人均增收2000元,每人并领到了550元分红。
富民的脚步不停歇
2018年3月,田营行政村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,王国辉被村民一致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。
肩上有责任,敢破万重山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,王国辉为让村里的农产品走出“大山”,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,王国辉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多方筹资,打通了两条被乡亲们称为的“断头路”、“泥潭地”路,长3.5公里。
为增加公司的发展后劲,吸纳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,他先后与扶沟县绿色蔬菜育苗基地、河南农大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,获得了种苗培育、市场开发、科技新技术、新成果的有力支撑。公司繁育的网纹甜瓜、墨童西瓜价格不菲,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,带动10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,王国辉被评选为全县“脱贫致富带头人”。
一年多的打拼,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乡亲们好评如潮。王国辉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埋怨。“扶贫、扶贫,老婆孩子都不要了”。
诚然,为节日慰问村里的特困户、五保户、孤寡老人,王国辉变卖了家里的两部车。贫困户杨公粮,老婆患精神病,其4岁有智障的女儿高烧不退,王国辉将其送到医院,找医生、安排病房,并叮嘱医生一定要用最好的针剂和药,不属于农合报销范围的由他支付。
忙前忙后,千般叮嘱,而此时他14岁的儿子正在住院输液。面对妻子的发火,他只能歉意地说:“对不起,让你受累了!”
去年5月的一天,五保老人王国礼骑三轮车不慎摔伤,他第一个打电话给王国辉,他说:“我没有其他亲人,王国辉就是我唯一的亲人。”
“我最怕刮风下雨”王国辉说,每逢刮风下雨,他就要逐家走走看看,房子漏不漏雨,屋里进没进水。直到查看一遍确定无险情时,方放下心来。
2019年春节,王国辉走访慰问独居老人,帮五保户王德营、王洪生家贴上年画,等他马不停蹄地赶到武汉家人身边时,已是夜里零点了。看着起床为他下饺子的妻子,王国辉抱住惊醒的儿子,没有话语,只有潸然而下的泪水……
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高留声
通讯员 王向灵 高妍
编辑:王涛